一、发展历史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1956年1月东莞县工商联正式成立。1985年东莞撤县设市,东莞县工商联改称东莞市工商联。1989年8月,加挂 “东莞市总商会”的牌子。2014年,在全市32个镇(街道)挂牌成立了镇(街道)工商联。
二、领导架构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共有3人,其中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1名,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任。副主席2名。内设办公室、会员部、联络部和总商会秘书处。目前包括公务员、职工、聘员、后勤等人员在内共56人,其中总商会聘用人员29人。
三、会员情况
目前,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有团体会员210家,其中镇(街道)工商联(商会)32家,异地商会99家,协会商会79家,会员企业3万余家。2022年1月18日,选举产生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目前有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副会长)1人,专职副主席(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兼职副主席24人,兼职副会长26人,常委75人,执委190人,共320人。另聘请了荣誉会长5人,名誉会长15人,名誉副会长12人。市工商联执委会中有各级人大代表27人,政协委员78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吴丰礼),全国政协委员1人(黎俊东),省人大代表3人(周绮霞、张玉冲、余旸),省政协委员4人(刘晋嵩、黄盾斌、欧阳永、谢祥娃),市人大常委1人(谢祥娃),市人大代表24人,市政协常委18人,市政协委员55人。
四、工作职能
1.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协助推动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密切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向党和政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畅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渠道,帮助其提高议政建言水平,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按照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标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推荐和管理工作。
3.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法律、投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工商界联系,促进经贸合作。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同国外工商界的交流合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服务。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承办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第三方评估等事项。
4.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履行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所属商会进行指导、引导和服务。参与行业协会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
5.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协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依法诚信经营,了解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诉求,帮助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7.依法加强会产管理、经营和保护。
五、四大工作平台
1.专门工作委员会。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市工商联(总商会)商协会工作委员会、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三融合(科技、金融、产业)促进委员会、品牌发展工作委员会等5个工作委员会,积极吸纳执委会成员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委员会中来,集思广益、汇集智慧、参谋议事。近期正筹备成立城市发展更新服务委员会,为会员企业参与东莞城市更新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2.法律服务顾问团。顾问团2018年底成立,目前有16位执业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在商会大厦4楼设立法律顾问团队接访室,开通法律服务热线,每月开展接访活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专门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先后汇编10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企法律知识问答》,推动形成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3.总商会企业服务中心。2016年11月成立,以促进各商协会及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为着眼点,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为运营理念,致力于加强与各商协会及会员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整合现有资源,切实为商协会及会员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为各商协会及会员企业精准服务的窗口和平台。
4.企业营销策划推广中心。2020年成立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东莞理工学院企业营销策划推广中心。这是一个专门面向非公经济主体——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企划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企业形象宣传策划、产品推广策划、营销活动策划等,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为不同类型的企业量身定制覆盖中长期的宣传推广方案,在提供“智力服务”的同时,结合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逐步延伸至策展、影像制作、品牌推广等深度服务,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软帮扶”。
六、四大主题活动
1.执常委镇街行。2019年开始,每季度举办一次,目的就是向执常委企业家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当前的一些新政策及镇街发展规划,参观镇街的一些知名企业,帮助企业更好地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参与镇街的发展。
2.政策法规大讲堂。政策法规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次,每期一个主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或法律专家为企业授课,重点是对中央、省、市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解读。
3.法律顾问移动接访。每个月组织法律顾问走进镇街工商联(商会)或商协会,开展一些法律知识的宣讲,现场与参会企业家企业家互动问答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提升民营企业家法律知识水平。
4.会员走访关怀。将每周三定为“会员走访日”,由会领导带队走访团体会员和执常委企业,了解团体会员及企业发展中的困难诉求,听取工作意见建议,并做好有关的跟进反馈。
七、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会议制度。按照章程规定,除依期召开会员大会,执委会议,执常委及主席、会长会议外,并建立主席(会长)办公会议和镇街工商联主席(会长)会议制度,主席办公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镇街工商联主席(会长)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及时传达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聚焦企业发展困难与诉求,研究、制定、优化服务企业的措施。
二是制定“会员关怀”制度。成立市工商联(总商会)会员关怀小组,对应届荣誉主席、名誉主席、非公经济人士执委会成员和曾担任我会副会长以上领导职务的荣休人员,及时了解关怀对象及其企业的诉求,并及时响应其诉求,如无力解决或属普遍性的问题诉求,需及时提交给会领导班子研究解决。此外,在生日、婚庆、生病或者企业庆典时给予关怀慰问,提高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是健全服务跟踪机制。丰富团体会员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会员企业问题清单,根据“问题清单”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商,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安排专人协助有关部门跟进解决。